
弘揚工匠精神,爭創百年企業—魯沂科技總經理赴日考察學習感悟
通過為期6天的日本商務考察學習,對日本多家全球知名企業生產現場的訪問,深入了解日本生產現場強大的根源,內心受到了不小的震撼,思想上也收獲良多,不夸張的講,本次考察讓我感覺像是生命經受了一次洗禮,并對一個企業的精神、理念、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參觀時,我們深切感受到一個企業家的視野、高度如何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高度。
因為這里有太多我們中華民族過去優秀的文化傳統,我們應該將其重新帶回中國,帶回企業,帶回去跟員工、跟高管、跟企業家朋友分享、學習、實踐、超越!這次來日本真的是物超所值、不虛此行!它不僅是一次學習之旅,更是一次震撼之旅,一次中國企業家都應踏上的愛國之旅!”
所以如此而言,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就不簡單是考察學習,更重大意義在于我們履行了一份,在明天、后天、未來,讓中國企業強大,讓中華民族早日復興的偉大歷史重任。因為國家的強盛來源于國力的強盛,國力的強盛來源于企業的強盛。我們要學習先進,找準差距,認真總結,奮力趕超。
在企業管理上,我們要認真學習、吸納國外的精華再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創造自己的東西,借鑒日本發展的長處,在精細化管理上狠下功夫,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自己,為國家的繁榮發展盡上自己的一份心力。
但凡是去過日本的企業家,一定會比在中國更能體會到清朝時《海國圖志》作者魏源說過的一句話:“師夷長技以制夷”。我們只有在找到跟別人的差距并且認同跟別人的差距之后,努力學習、超越,中華民族的復興才真的指日可待。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我們真切感受到日本強大的道理,所以真的應該邀請我們所有的客戶,所有正在做企業的企業家去看一看,去學一學什么叫真正的“團隊”,什么叫真正的“團隊精神”,什么叫真正的“執行力”。
此次我們走進京瓷集團,感受京瓷文化和阿米巴經營作為京瓷管理的兩個支柱如何使京瓷保持連續50年的增長和超高的盈利能力。感受阿米巴經營的“道”與“術”。
他們的企業文化真的很厲害!我們說企業家經營企業如果經營一年靠管理,經營五年靠制度,那么經營百年以上的一定是靠企業文化。所以日本企業家做企業只有一個口號——“要么做第一,要么做惟一”。
第二件是他們能做到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認真的事情創新做。我們發現也許與很多企業最大的不同是,日本人不僅只是過程的崇拜者,他們主張更是“結果為王”,“團隊必須”戰無不勝,企業必須不斷提高利潤!”,面對這樣的經營理念,京瓷主張共享目標與想法,讓每一個員工都是阿米巴,這正是阿米巴經營的根基與源動力。
也是因為源于對每一個阿米巴的的尊重,無論是核算管理、組織體制,還是人事考核、會議機制,京瓷集團都做到了“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在建立每個結點負責人的基礎上,將利益與責任合理分配,實現全員共同參與經營,建立基于小目標之上的全局目標,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及品牌影響力的最大化。
日本給我最深的印象,應該是一個比較守舊和保守的國家。但去日本學習之后,完全顛覆了我的看法——日本是一個創新力非常強的國家,他們始終在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甚至是在引領行業發展,日本的企業是“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因此回來后我們也將創新作為了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之一,并專門設立創新基金,將全員創新作為重要的工作去開展。
在考察參觀日本企業的時候,中國企業家們很驚奇地注意到日本企業每一位員工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這與日本企業“相信人,改造人”的企業文化是密切相關的。日本企業的管理者更多的是鼓勵、贊美員工,激發員工的優勢,把員工向善的方向積極引導。任何一家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人才,很多中國企業管理者片面認為日本企業普遍不重視人力資源或者人力資源做得較差,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認識。沒有一流的文化,就沒有一流的人才;沒有一流的人才,就沒有一流的企業。
日本企業能夠長盛不衰,保持極強的活力及生命力,與他們的持續改善精神是分不開的。他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完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控制成本、改善環境等并樂此不疲。他們往往會采用成立改善小組的方式對企業的問題進行專項的持續改善,如TCM(全面成本管理)、TPM(全面生產管理)、TQM(全員質量管理)、5S等等。
在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國企業不斷走上國際舞臺的當下,日本企業的專注專一、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值得中國企業學習,精益求精、嚴謹細致的管理文化和在核心技術方面的持續投入也值得學習。對于我們企業來說,今后希望能夠與更多日本優秀企業交流經驗,將日本優質產品服務和中國市場嫁接起來。
我們更應該學習日本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先進方法,并將其全部帶回到國內。發奮圖強讓自己更強!發奮圖強把企業做強!發奮圖強使祖國更強!讓中華復興不再只是夢想!
中國企業需要不斷創新,不斷提升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只有中國創造才能在世界工業舞臺有更大的作為,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